迷你籃球訓練對智能障礙及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運動協調能力的影響

 

迷你籃球訓練對智能障礙及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運動協調能力的影響


💡 你知道嗎?

迷你籃球不只是縮小版的籃球,它特別適合兒童學習,因為球的大小、籃框高度都經過調整,讓孩子更容易成功,建立信心的同時也訓練了動作協調能力!

迷你籃球訓練對智能障礙及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運動協調能力的影響

智能障礙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D)主要特徵是智力功能和適應行為 (如社交互動與日常生活技能) 明顯受限。在高收入國家,其盛行率可能低於1%,而在中低收入國家則為3-4%,顯示出社會經濟條件會影響我們對智能障礙的診斷。發展性協調障礙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 DCD) 主要特徵為動作技能顯著受限,導致在粗大動作技巧與精細動作表現上都明顯低於一般同齡兒童。若兒童同時具備智能障礙與發展性協調障礙,其在動作協調上的困難度會更為明顯。

雖然智能障礙兒童可以透過訓練和練習學會閱讀和寫字,但和一般無障礙兒童相比,還是有一些明顯的差異。其中較常見的就是發展性協調障礙。智能障礙兒童常有動作方面的困難,像是肌肉控制不好、平衡感差,甚至會影響到神經肌肉、骨骼和感覺運動系統的發展。Pitetti等人 (2001) 指出,智能障礙者在肌力、柔軟度、動作協調和心肺功能等方面,表現都比一般無障礙兒童來得弱。所以說,動作協調能力是智能障礙和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常見的挑戰之一。

動作協調是指執行動作時的精準度、控制力和效率,對日常生活和身體活動表現都非常重要。像是平衡力、敏捷性和手眼協調,都是動作協調的關鍵元素。它是整體動作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環,跟許多健康指標都有關聯。相反地,動作協調不足可能會影響兒童的整體功能表現、情緒發展和社交互動,也會讓他們較少參與身體活動,體能表現也可能較差。動作協調的發展與神經肌肉系統的成熟以及整體生理發展有密切關係。

運動對身心障礙者來說有許多益處,尤其是對智能障礙和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更是如此。現在很多運動課程會結合遊戲的元素,讓課程變得更有趣,不但能提高兒童的參與動機,還能幫助他們在身體、心理和情緒上的發展。以迷你籃球為例,在課程中以趣味遊戲化的方式來練習動作技巧,例如:走、跑、單腳跳和平衡等基本動作。過程中,兒童會用到身體不同的部位,促進肌肉間的協調,幫助兒童提升動作能力,也能增加他們和同儕之間的互動。

基於上述背景,此篇研究採用半實驗性與實務研究設計,採用前測-後測的方式,來比較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差異。共招募30位兒童,年齡介於11.53 ± 1.87歲、智力商數介於5075之間的智能障礙與發展性協調障礙男童,隨機分為實驗組 (15) 與控制組 (15),並透過兒童動作協調測驗 (Körperkoordinationstest für Kinder, KTK) 中四項子測驗 (倒退走、單腳跳、側向跳、側向移動) 來評估其動作協調能力的變化。

實驗組進行為期八週、每週三次、每次45分鐘的迷你籃球訓練課程,每次訓練包含三個階段:熱身10分鐘、基本迷你籃球動作教學30分鐘 (基本球感練習、運球與投籃技巧訓練、以及後期的跳躍結合投籃與團體遊戲等多階段活動),以及緩和運動5分鐘。控制組則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以及常規的學校體育課,並未接受額外的運動訓練。

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在整體表現差異中向後走 (p = 0.001)、垂直跳 (p = 0.01)、側向跳 (p = 0.001)、側向移動 (p = 0.004) KTK總分 (p = 0.001) 表現皆顯著優於控制組;() 時間主效果分析顯示,在八週過後,所有兒童在向後走 (p = 0.01)、側向跳 (p = 0.001)、側向移動(p = 0.03) KTK總分 (p = 0.001) 都有顯著進步。不過,在垂直跳 (p = 1.00) 動作表現上沒有顯著改變,可能是因為這個動作較難在短時間內產生明顯改善;() 時間x組別的交互作用中發現實驗組在垂直跳 (p = 0.002)、側向跳 (p = 0.009) KTK總分 (p = 0.01) 上有明顯進步,控制組則沒有;() 在事後檢定分析中發現,實驗組在向後走 (p = 0.008)、垂直跳躍 (p = 0.02)、側向跳 (p = 0.001) KTK總分 (p = 0.001) 後測顯著優於前測;控制組則在垂直跳躍 (p = 0.02) 出現顯著差異。作者指出,之所以出現統計上的顯著差異,可能是因為兒童基礎表現較弱,在統計上產生了反向的顯著性結果。側向移動 (p = 0.11) 是唯一在實驗組中沒有顯著改善的動作。上述結果表示迷你籃球訓練對大部分動作協調能力都有顯著正面效果,特別是在側向跳躍方面效果最佳 (ES=0.52)

這些結果顯示,迷你籃球訓練有助於提升智能障礙與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的整體動作協調能力。訓練過程中包含的各種動作,對動作協調的不同組成要素產生了正面的影響,進而提升了 KTK 總分。像是快速的側向移動與側向跳躍,有助於強化腿部肌力;進行垂直跳躍以模擬搶籃板和投籃,則能提升腿部爆發力;而快速的左右變換方向,則有助於增加敏捷性、縮短反應時間,並改善身體控制能力,這些動作同時也促進了側向移動的表現。

此外,迷你籃球訓練不僅是一種具吸引力的運動形式,也能有效促進身體與社交技能的發展。與傳統乏味的訓練方式相比,更能吸引智能障礙與發展性協調障礙兒童參與。透過設計具競爭性與趣味性的活動環境,能夠提升兒童參與的動機,進而增加練習的頻率與改善的機會。

本文根據原始文獻整理而成,詳細內容請參閱原文。

參考文獻:

Zolghadr, H., Sedaghati, P., Daneshmandi, H., & Sokhangoe, Y. (2024). Effects of mini-basketball training on improving the motor coordin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BMC Sports Science,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16(1), 250. https://doi.org/10.1186/s13102-024-01044-8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不同類型特定學習障礙兒童的運動表現缺陷

球類技巧訓練介入對兒童球類技巧表現與認知功能之影響